中國浙江省東南部名山。為括蒼山脈的一段,主要由流紋巖構成,以山水奇秀聞名,號稱「東南第一山」。最高處百崗尖海拔1,057公尺。主峰雁湖崗海拔1,046公尺。崗頂有湖,蘆葦叢生,結成草蕩。因秋雁常來棲息,故稱雁蕩。知名始於唐初,北宋以後聲譽更著,建有寺廟亭院。分為靈峰、靈巖、大龍湫、雁湖、顯圣五個風景區(qū),以峰、石、澗、瀑著稱,為游覽勝地。特產(chǎn)有雁茗、香魚、觀音竹、金星草、山樂官鳥,稱雁蕩五珍。
雁蕩山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,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。距杭州300公里,距溫州70公里。始于南北朝,興于唐,盛于宋,素有“袁中絕勝”、“海上名山”之譽。史稱“東南第一山”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,500 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(qū),以奇峰怪石、古洞石室、飛瀑流泉稱勝。其中,靈峰、靈巖、大龍湫三個景區(qū)被稱為“雁蕩三絕”。特別是靈峰夜景,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。因山頂有湖,蘆葦茂密,結草為蕩,南歸秋雁多宿于此,故名雁蕩。
雁蕩山系綿延數(shù)百公里,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、中雁蕩山、南雁蕩山、西雁蕩山(澤雅)、東雁蕩山(洞頭半屏山),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(qū)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。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,山體呈現(xiàn)出獨具特色的峰、柱、墩、洞、壁等奇巖怪石,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。雁蕩山造型地貌,也對科學家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,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蕩山后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,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,F(xiàn)代地質學研究表明,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——破火山。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。清人施元孚游寢雁蕩山十年后提出“游山說”,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,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(jīng)驗總結,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“游山學”是一致的,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(chǎn)。